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入內參觀
陽光灑下,綠葉疊影交錯,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又稱做「摩里沙卡」,是由日文直接譯音,代表森林欣榮、茂密的意思。就在1960年代,林田山聚集了約500戶左右的住家,人聲鼎沸,好不熱鬧,除了林場必備的製材廠、修理廠、火車站、公共食堂,另設有森榮國小、林田山幼稚園,提供林廠員工子女就近求學,而民生所需的米店、洗衣部、販賣部、公共浴室、醫務室等更是完善具備,憑藉著大量木材砍伐運輸,使得這座中央山脈靠花蓮山腳的小鎮,逐年活絡,自給自足。 1970年代起,隨著國際逐年重視生態環保議題,森林遭受破壞的反撲現象也逐漸顯現,政府開始暫停林田山的伐木產業,繁華的林田山小鎮逐漸沒落,進而規劃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,記錄著台灣林業發展的種種變化。林場內原木材堆積如山,遺留下的建築遺跡包含:「森榮餐廳」、「林業文物展示館」、「森林鐵道」、「林田山社區咖啡館」,來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旅人,亦可循著石階登上「旭東亭」,眺望園區景致,呼吸檜木清新空氣。 若有機會走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,可順道前往同樣位於花蓮縣鳳林鎮的校長夢工廠,這座日式木構建築,記錄著鳳林文化教育的教學歷史,原是鳳林支廳長官舍,後改為鳳林國中校長宿舍,而鳳林鎮投身於台灣教育界發展的人士眾多,目前共有80多位擔任上校長,堪稱全台灣出產校長最多的小鎮;而讚炭工房則以燒製竹炭聞名,工廠內亦有多樣竹炭週邊商品,更有黑色的竹炭冰淇淋供遊客嚐鮮,適合親子同遊。